• 植物組織培養滅菌及無菌操作技術

    2009-12-08

    植物組織培養滅菌及無菌操作技術

     

    [目的要求]
    認識各類滅菌劑,掌握其性質、使用方法;通過在超凈工作臺上進行無菌操作訓練,使學生初步掌握組織培養的無菌操作技術,養成無菌操作習慣。
    [知識模塊]
    滅菌技術、無菌操作技術
    [重點]
    植物組織培養各類設備及人員消毒的方法
    [難點]
    無菌操作規程
    [方法]
    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,教師借用多媒體進行簡要的講授后學生分組操作實踐。
     
    一、植物組織培養滅菌
    1.濕熱滅菌(培養基):在制備后的24h內完成滅菌工序。
    ⑴對高壓滅菌后不變質的物品,可以延長滅菌時間或提高壓力。
    ⑵對于一些布制品,洗凈晾干后用耐高壓塑料袋裝好,高壓滅菌20-30min。
    ⑶高壓滅菌前后的培養基,其pH值下降0.2-0.3單位,要控制好滅菌的溫度和時間。
    ⑷高壓滅菌通常會使培養基中的蔗糖水解為單糖,從而改變培養基的滲透壓。
    ⑸培養基中的鐵在高壓滅菌時會催化蔗糖水解,高壓下蔗糖水解大大增強,添加1%活性炭,蔗糖水解率可達5%。
    注意事項:防止高壓滅菌培養基變化的方法
    (1)經常注意搜集有關高壓滅菌影響培養基成分的資料,及時采取有效措施。
    (2)設計培養基配方時盡量采用效果類似的穩定試劑并準確掌握劑量。如避免使用果糖和山梨醇而用甘露醇,以IBA代替IAA,控制活性炭的用量(在0.1%以下)注意pH值對高壓滅菌下培養基中成分的影響等。
    (3)配制培養基時應注意成分的適當分組與加入的順序。如將磷、鈣和鐵放在最后加入。
    (4)注意高壓滅菌后培養基pH值的變化及回復動態。如高壓滅菌后的pH值常由5.80升高至6.48。而96h后又回降至5.8左右。這樣在實驗中就可以根據這一規律加以掌握。
    2.過濾滅菌(不耐熱的物質 )如一些抗生素類物
    3.紫外線和熏蒸滅菌(空間)
    (1)紫外線滅菌:在接種室、超凈臺上或接種箱里用紫外燈滅菌。紫外線的波長為200—300nm,其中以260nm的殺菌能力最強,但是由于紫外線的穿透物質的能力很弱,所以只適于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滅菌,而且要求距照射物以不超過1.2m為宜。在接種前打開紫外燈進行房間及超凈臺滅菌30min,然后進行接種。
    (2)熏蒸滅菌:用加熱焚燒、氧化等方法,使化學藥劑變為氣體狀態擴散到空氣中,以殺死空氣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。這種方法簡便,只需要把消毒的空間關閉緊密即可。
    常用熏蒸劑是甲醛,熏蒸時,房間關閉緊密,按5—8ml/m3用量,將甲醛置于廣口容器中,加5g/m3高錳酸鉀氧化揮發。熏蒸時,房間可預先噴濕以加強效果。冰醋酸也可進行加熱熏蒸,但效果不如甲醛。
    4.噴霧滅菌(物體表面)
    物體表面可用一些藥劑涂擦、噴霧滅菌。如桌面、墻面、雙手、植物材料表面等,可用70%的酒精反復涂擦滅菌,l%-2%的來蘇兒溶液以及0.25%—1%的新潔爾滅也可以。
    5.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劑滅菌(外植體)
    從外界或室內選取的植物材料,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各種微生物。這些污染源一旦帶人培養基,便會造成培養基污染。因此,植物材料必須經嚴格的表面滅菌處理,再經無菌操作手續接到培養基上,這一過程叫做接種。
    第一步,將采來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,將需要的部分仔細洗干凈,置自來水龍頭下流水沖洗幾分鐘至數小時,沖洗時間視材料清潔程度而宜。
    洗時可加入洗衣粉清洗,然后再用自來水沖凈洗衣粉水。洗衣粉可除去輕度附著在植物表面的污物,除去脂質性的物質,便于滅菌液的直接接觸。當然,最理想的清洗物質是表面活性物質—吐溫。
    第二步對材料的表面浸潤滅菌。要在超凈臺或接種箱內完成,準備好消毒的燒杯、玻璃棒、70%酒精、消毒液、無菌水、手表等。用70%酒精浸10~30s。由于酒精具有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濕的作用,加之70%酒精穿透力強,也很易殺傷植物細胞,所以浸潤時間不能過長。
    第三步用滅菌劑處理。表面滅菌劑的種類較多,可根據情況選取1—2種使用見表。
    常用滅菌劑使用濃度及效果比較表

    滅菌劑
    使用濃度(%)
    持續時間(min)
    去除的難易
    效果
    次氯酸鈣
    9~10
    5~30
    很好
    次氯酸鈉
    2
    5~30
    很好
    氯化汞
    0.1~1
    5~8
    較難
    最好
    抗菌素
    4~50mg/L
    30~60
    較好

    上述滅菌劑應在使用前臨時配制,滅菌后用無菌水涮洗3—4次即可;用升汞液滅菌的材料,難以對升汞殘毒較難去除,所以應當用無菌水涮洗8~10次,每次不少于3min,以盡量去除殘毒。
    滅菌時,把瀝干的植物材料轉放到燒杯或其他器皿中,記好時間,倒人消毒溶液,不時用玻璃棒輕輕攪動,以促進材料各部分與消毒溶液充分接觸,驅除氣泡,使消毒徹底。滅菌時間是從倒人消毒液開始,至倒入無菌水時為止。吐溫的用量和滅菌時間,一般加入滅菌液的O.5%,即在100ml加入15滴。
    最后一步是用無菌水涮洗,涮洗要每次3min左右,視采用的消毒液種類,涮洗3-l0次左右。無菌水涮洗作用是免除消毒劑殺傷植物細胞的副作用。
     
    二、無菌操作技術
    一、用品
    超凈工作臺、75%的酒精、95%的酒精、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、接種器械(主要指解剖刀、剪刀、鑷子等)、酒精燈、培養材料(根、莖、葉或種子等)、0.1%的升汞(或漂白粉)、無菌水等。
    二、方法步驟
    (一)在接種前4h用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薰蒸接種室,并打開紫外燈照射30min;
    (二)正式接種前半小時左右,打開超凈工作臺上的紫外燈和風機,20~30min后接種;
    (三)用肥皂水洗凈雙手,在緩沖間內穿好滅過菌的實驗服、帽子與拖鞋,進入接種室;
    (四)用75%的酒精擦拭工作臺面和雙手;
    (五)用蘸有75%酒精的紗布擦拭裝有培養基的培養器皿,放進工作臺;
        (六)把解剖刀、剪刀、鑷子等器械浸泡在95%酒精中,在火焰上滅菌后,放在器械架上;
        (七)把植物材料放進75%的酒精中浸泡約30s,再在0.1%的升汞中浸泡5~10min,或在10%的漂白粉上溶液中浸泡10~15min,浸泡時可進行攪動,使植物材料與滅菌劑有良好的接觸;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~5次;
        (八)用火焰燒瓶口,轉動瓶口使瓶口各部分都燒到,打開封口塑料;
        (九)取下接種器械,在火焰上滅菌;
        (十)把培養材料迅速放入培養瓶,扎上瓶口(每人接種5~10瓶)。操作期間應經常用75%酒精擦拭工作臺和雙手;接種器械應反復在95%的酒精中浸泡和在火焰上滅菌;
        (十一)接種結束后,清理和關閉超凈工作臺。
   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