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細菌的分布及消毒滅菌

    2010-04-09

    一、實驗目的
    1.證明細菌在自然界和正常人體的分布,以樹立嚴格的無菌觀念;
    2.掌握各種常用消毒滅菌的方法;
    3.了解影響滅菌效果的因素。
    二、實驗物品
    酒精燈  無菌棉簽   普通平板    酒精棉球    絡合碘棉球等
    三、實驗內容
    ㈠ 細菌的分布
    1.空氣中細菌的檢查
    由于空氣中缺少細菌生長的營養物質及適宜的生長溫度,細菌不能繁殖,并且因紫外線和干燥作用,大量細菌在空氣中死亡,抵抗力較強的細菌在空氣中能長期存活
    ⑴方法:
       將普通平板開蓋放置空氣中10分鐘,然后于37℃溫箱培養24小時。
    ⑵目的:
    ①證明空氣中有細菌存在,除細菌外,還有真菌,樹立嚴格的無菌觀念
    ②空氣中的細菌是培養基、生物制品、醫藥制劑以及手術室等污染的來源,因此,從事上述工作時,應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和無菌技術進行
    ⑶空氣中細菌污染指標:
    測定1立方米空氣中細菌總數和鏈球菌數作為細菌污染空氣的指標
    2.咽喉部細菌檢查
    正常人的體表與外界相通的口腔、鼻咽腔、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著不同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,咽喉部也一樣。
    ⑴方法:
    點燃酒精燈,用無菌棉簽在顎垂弓(小舌頭)下面粘取分泌物,接種于普通平板上,用棉簽劃原劃線,再用接種環作分離劃線,置37℃溫箱培養24小時。
    ⑵目的:
    證明在呼吸中,有細菌呼出,因此,在微生物實驗中要注意保持安靜,樹立嚴格的無菌觀念。
    ⑶注意事項:
    注意無菌操作,不要碰到口腔其它部位。
    3.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:
    ⑴目前我國規定應用水的標準:1ml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,1000ml水中大腸菌群數不超過3個
    ⑵測定方法:
    先將水龍頭用清潔布拭干,再用酒精燈燒灼消毒水龍頭周圍,(燒灼龍頭是避免龍頭周圍的細菌污染待檢水)然后把水龍頭完全打開(避免其它部位細菌的污染),放水5分鐘(常用水龍頭放水1-3分鐘,不常用水龍頭放水5分鐘),再將水龍頭關小,采集水樣,放置于滅菌的三角燒瓶內,約100ml,用無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(振搖5-10min),注入直徑9mm的無菌平板中,再傾注約15ml已溶化并冷卻到50度左右的營養瓊脂,立即旋轉搖勻平板使水樣與培養基充分混和。每一個水樣應傾注2個平板,待冷凝固后,翻轉平板,使底面向上,37度,24小時進行菌落計數即水樣1ml中的細菌總數
    ㈡ 皮膚手指消毒試驗
    ⒈操作方法:
    ⑴兩人為一組,一個無菌平板,分別標注“消毒前”和“消毒后”;
    ⑵先將任一手指在“消毒前”的培養基表面輕輕涂抹,然后將其用碘酒、75%酒精,由內向外作皮膚消毒后,待干,在“消毒后”的培養基表面輕輕涂抹(均要在酒精燈旁進行無菌操作);
    ⑶在平板底部貼上標簽,37℃培養24小時。
    ⑵注意事項:
    ①碘對皮膚有刺激,故用75%的酒精脫碘,并且75%的酒精可起到進一步殺菌的作用
    ②等手上酒精干了后,再在平板上涂抹。
    ㈢ 紫外線殺菌試驗(示教)
    ⒈原理:
    紫外線(Ultraviolet radiation   UV)在波長210-300nm之間有殺菌作用,其中在265-266nm最強,微生物被紫外線照射后,DNA分子形成胸腺嘧啶雙聚體,干擾DNA的正常復制,導致細菌發生突變或死亡,此外還可使分子氧變成臭氧,臭氧也具有殺菌作用。
    ⒉構造:
    低壓水銀蒸氣燈
    ⒊方法:
    ⑴將細菌接種與無菌平板上;
    ⑵在平板中央貼一張滅菌紙片,置紫外燈下照射30分鐘;
    ⑶棄去紙片,在37℃培養24小時。
    ⒋結論:
    ⑴紫外線有殺菌作用,無紙片蓋住部分的細菌被殺死,無細菌生長;
    ⑵紫外線穿透力弱,被紙片蓋住的地方有細菌的生長;
    ⑶紫外線常用于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。
    ⒌用途:
    只用于手術室、病房、無菌室的空氣消毒及物體表面的消毒
    ⒍注意事項:
    紫外線對人體皮膚、角膜均有損傷作用,應注意保護
    高壓蒸汽滅菌器
     1.構造:
    此種滅菌器為一個雙層的金屬圓筒,兩層之間盛水。外層堅厚,其上有金屬厚蓋。厚蓋附有螺旋,借以扣緊蓋門,使蒸氣不能外溢。隨著蒸氣壓力升高,筒內的壓力也會升高。高壓蒸氣滅菌器上裝有排氣閥、安全閥,以調節器內壓力,裝有的溫度計及壓力表以示內部溫度和壓力。器內裝有帶孔的金屬擱板,用以放置欲滅菌對象。
    2.使用方法:
      ⑴加水放物品
    加水至鍋內達規定的水平面,放入需要滅菌物品,并放入檢測滅菌效果的試紙條,把蓋按對稱的螺旋先后對稱用力(切勿單個依次)扭緊,使鍋蓋確實均勻密閉
    ⑵通電加熱,放冷氣
    通電加熱使鍋內產生蒸氣,當壓力表指針達到0.35公斤/cm2時,打開排氣閥,將冷空氣排出。此時壓力表指針下降,當指針下降至零時,將閥門關好。
    ⑶繼續加熱,維持壓力
    繼續加熱,鍋內蒸氣增加,壓力表指針有上升。當壓力達到所需壓力后,即調節熱源,維持20~30分鐘,可完全殺死細菌的繁殖體和芽孢。
    ⑷停止加熱
    滅菌時間到達后,停止加熱,待壓力自行下降到零時方可慢慢開放排氣閥,排盡余氣,打開鍋蓋,取出滅菌物品。
    ⑸檢測滅菌效果
    指示卡顏色同于或深于標準色,滅菌合格,反之,則需重新滅菌,也可用指示菌株進行測定,國際通用的代表菌株為嗜熱脂肪芽孢桿菌(ATCC  7953),將帶有此菌的載體布片或濾紙片置于滅菌器內,滅菌后取出菌片,接種于溴甲酚紫蛋白胨水中,56度培養48小時,顏色未變,說明達到滅菌的效果,若外觀液體混濁,顏色變黃,說明未將芽孢殺死,未達到滅菌效果,應尋找原因后重新滅菌
    3.注意事項:
    ⑴滅菌物品不應放置過擠,妨礙蒸氣流通,影響滅菌效果;
    ⑵必須將冷空氣充分排除,否則壓力表上所示壓力并非全部是蒸氣壓力,滅菌將不徹底;
    ⑶滅菌過程中及滅菌完畢,切不可突然打開排氣閥門放氣減壓,以免瓶內液體外溢。
    ⑷及時檢測滅菌效果
    ㈤干熱滅菌器(干烤箱)
    1.構造:
    由雙層鐵板制成的長方形金屬箱,外壁內層裝有隔熱石棉板,箱壁中裝置電熱線圈,上有安插溫度計及供空氣流通的孔。箱內有金屬板架數層,箱前有鐵門及玻璃門,并安裝有溫度調節器以保持所需溫度。
     2.使用方法:
    干熱滅菌時,需升溫達160℃,維持2h。將需滅菌的耐熱物品包裝后放入箱內,關閉箱門,接通電源,使溫度升至160℃,維持2h,關閉電源。待箱內溫度自然下降40℃以下時,方可開啟箱門取物。
    3.注意事項:
    ⑴箱內溫度不可超過180℃,否則棉塞與包扎紙被燒焦。
    ⑵滅菌后,必須等箱內溫度下降至與外界溫度相差不多時,方可開門取物,否則冷空氣突然進入,易引起玻璃炸裂和熱空氣外溢灼傷皮膚。
    ⑶橡膠制品及其他不能耐熱高溫干熱的物品不能用此法滅菌。
    ⑷放入箱內的物品不宜過擠,而且不能使器皿與內層底板直接接觸
    4.用途:
    烘干物品或干熱滅菌,其恒溫范圍50-200度
     

   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