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牙科消毒及滅菌作業

    2010-11-24

    牙科消毒及滅菌作業
    壹:消毒及滅菌的定義:
    1.1消毒定義: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,殺死大部份致病微生物的過程。區分為高程度消毒(High-level Disinfection)、中程度消毒(Intermediate-level Disinfection)、低程度消毒(Low-level Disinfection)三種方式。

    1.2滅菌的定義:以化學劑或物理方法消滅所有微生物,包括所有細菌的繁殖體、芽胞、霉菌及病毒,而達到完全無菌之過程。有物理方法及化學方法兩種,依需求選擇適當之滅菌方式。 


    貳:牙科常用滅菌法:

    2.1真空高壓蒸氣滅菌法:利用壓力下飽和蒸氣使得細菌之蛋白質與蛋白酵素產生凝固而 變性,而達到滅菌效果。依121℃或132℃在各種不同時間之條件,應用于一般物品(如:一般金屬器械、 包布及玻璃類…)、實驗室廢棄物(如:檢體、已污染之培養基),為目前牙科最主要之滅菌方法。

    2.2氧化乙烯氣體滅菌法:利用化學作用來抑制細菌之生化作用及新陳代謝,殺死細菌達到滅菌效果。依450-1500mg/L,29-65℃、2-5小時之條件,應用于:(1)不耐熱及耐濕之塑料。(2)橡皮類物品。 

    2.3 甲醛滅菌法:利用Metricide化學藥劑把細菌的分子破壞、以達滅菌,依2-5﹪條件,用于無法高壓高溫滅菌之器械。

     

    參:滅菌之質量管理關鍵點
    3.1滅菌前器材之處理、包裝、裝載。

    3.2滅菌設備的操作。

    3.3滅菌過程中,滅菌性能的變化。

    3.4滅菌后物品之儲存。

     

    肆、器械消毒與滅菌 
    4-1 依滅菌消毒原理將牙科器械分類如下:

    分類
    定義
    器械種類
    消毒滅菌法
    絕對滅菌
    (critical)
    任何進入人體的完整及無菌區域(如血液循環)的物品。
    口腔外科器械如拔牙鉗、牙挺、手術刀、注射針頭等。
    滅菌法。
    應該滅菌的
    (semicritical)
    與黏膜接觸,但正常情況下不穿透人體膚表的物品。
    銀汞填塞器、銀汞輸送器、矯正鉗、口鏡、探針、鑷子、手機等。
    滅菌法或高標準的消毒法。
    消毒物品
    (non-critical)
    正常情況下不穿透人體或黏膜組織接觸的物品。
    治療椅、工作臺面、燈把手、X光機把手、開關按鈕等。
    消洗或中標準的消毒。


    伍. 牙科手術器械
    (一)物品分類:
    5-1須滅菌的物品-凡進入人體組織內或血管系統的物品,必須經過滅菌后才可使用。如拔牙(手術)器械、麻藥針頭、高速機頭等。

    (二)滅菌注意事項:
    1. 滅菌前:
    (1)凡需重復使用之器材滅菌前必須先徹底清洗干凈,初步分類,并浸泡「維持溶液」內,等待清洗。
    (2)清洗人員穿戴隔離衣、口罩、手套,以刷子及消毒液清洗器械表面之唾液及污染物,再以「超音波震蕩器」清理。

    (3)所有器材清洗后均應拭干或晾干,不銹鋼器械應在使用器械潤滑乳后拭干。
    (4)無法高壓高溫滅菌之器械改由化學藥劑(Metricide)滅菌,藥劑30天更換一次或太臟時隨時更換。
    (5)包裝材質,須選擇滅菌氣體能完全滲透,并可有效隔離細菌。
    (6)滅菌物品應選擇合宜包裝,在打開或使用前可以確保無菌狀態,運送時能避免內容物被污染。
    (7)金屬盆與盆間,須以布巾隔開,以促使蒸氣完全透過所有表面。

    (8)將清洗好器械裝入無菌顯示管袋或用包布打包并填上消毒日期。

     

    陸. 滅菌器械存放:
    6-1.管袋滅菌存放期限一個月。

    6-2.布包滅菌存放期限一個禮拜。

    6-3.E.O.滅菌存放期限六個月。

    3.滅菌過程之監視:
    應定時定期監測滅菌鍋之效能,包括:
    (1)機械性測試:每一次開滅菌鍋開始至結束應記錄溫度、時間及壓力。
    (2)化學性測試:
    * 物品包裝外應貼有化學指示膠,滅菌后可以顏色變化區分滅菌與否。
    * 物品內應有化學指示劑,置于包內中央位置,滅菌后可以顏色變化區分滅菌與否。
     
    (3)生物性測試:
    壓力蒸汽滅菌器應每周一定期實施細菌孢子生物性測試「生物監測劑」測試。與器械一同消毒滅菌,并將結果紀錄,存盤備查。
    *測試位置應置于滅菌器內最難滅菌處,壓力蒸汽滅菌器位于滅菌器前下方,靠近鍋門排水管上方。

     

   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