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標準操作規程
2011-05-10
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標準操作規程
1 目的 為質檢人員提供正確的操作方法。
2 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該型號滅菌器規定的壓力、溫度范圍內穩定物質的滅菌。
3 職責 質檢部門人員對本標準的實施負責。
4 操作程序
4.1放置 將待滅菌的物品有順序地置于滅菌桶的篩架上,利于蒸汽的穿透,提高滅菌效果。
4.2 加水 在主體內加入清水3升,水位超過電熱管,以免電熱管被燒壞。連續使用時,必須在每次滅菌前補足上述水量。
4.3密封 將放置好物品的滅菌桶放在鍋內,然后把蓋上的放氣軟管插入滅菌桶內側的半圓槽內,對正蓋與鍋內的螺栓槽,有序地將相對襯方的翼形螺母予以平衡旋緊,使蓋與鍋內密合。
4.4 加熱 將滅菌器接上與銘牌標志電壓一致的電源,在加熱開始時應將放氣閥的摘子推至垂直“放氣”位置,使空氣隨著加熱閥逸去,待有較急的蒸汽噴出時,即將該摘子置于水平關閉位置,此時壓力表指針隨著加熱逐漸上升,指示出滅菌器內的壓力。
4.5 滅菌 當壓力達到所需的范圍,開始計算滅菌所需時間,并使之維持恒壓。當應用0.14兆帕斯卡,124~126℃滅菌時,安全閥能使之維持恒壓。如所需溫度低于上述溫度時,應在蒸汽壓力達到所需范圍時,適當調節電源開關,使在滅菌時間內維持恒壓。
4.6 干燥 物品滅菌完畢時,須迅速干燥。然后將滅菌器內的蒸汽迅速排出,待壓力表指針恢復到“零”位時,再稍等1~2分鐘,將蓋打開繼續加熱10~15分鐘,使物品上殘留水蒸汽得到蒸發,隨后關閉電源,停止加熱。
4.7 冷卻 若是液體滅菌完畢時,切勿立即排出滅菌器內的蒸汽,由于液體的
溫度未能迅速下降,而壓力蒸汽突然釋放,會使液體劇烈沸騰造成溢出或容器炸裂等危險事故。
5 消毒參數
滅菌物類
|
保溫時間(分)
|
蒸汽壓力Mpa
|
飽和蒸汽相對溫度(℃)
|
橡膠類
|
15
|
11
|
121
|
整料類
|
30~45
|
14
|
121~126
|
器皿類
|
10
|
14
|
121~126
|
器械類
|
10
|
14
|
121~126
|
瓶裝溶液類
|
20~46
|
0.1~0.14
|
121~126
|
6 注意事項
6.1 每次消毒完畢后,將滅菌器內的水全部倒出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,擦干存放。
6.2 每次使用前,應保證滅菌內有3升左右足量的水,使水位超過電熱管。
6.3 在開始加熱時,應將放氣閥摘子置于垂直“放氣”位置,使桶內的冷氣隨著加熱逸出,否則蒸汽的穿透會受到空氣的阻礙而得不到預期的滅菌效果。
6.4 對不同類型、不同滅菌要求的物品,切勿放在一起滅菌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
6.5 滅菌完畢時,若壓力表指針已恢復零位,而蓋不易開啟時,則將放氣閥摘
子置于“放氣”位置,使外界空氣進入滅菌器內,真空消除后,蓋即可開啟。
6.6 壓力表使用日久后,壓力指示不正常或者不能回復零位時,應及時予以檢修,平時定期檢查,若較嚴重者,應更換新表。
6.7 橡膠密封圈使用日久會老化,應定期更換。另須對設備保持清潔干燥,延長使用期限。
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使用登記表
日期
|
操作人
|
部 門
|
滅菌物質名稱
|
儀器狀況
|
備 注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手提式壓力蒸汽滅菌器操作規程
日 期
|
|
操 作 人
|
|
部 門
|
|
送滅菌
日 期
|
|
送滅菌人
|
|
送滅菌
單 位
|
|
滅菌物質
|
|
數 量
|
|
現 象
|
|
滅菌溫度
|
|
||||
滅菌時間
|
|
備注: 部門負責人: 報告人: